为加快区域科技与科技社会发展融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9月30日,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张志强研究员受广元市利州区政府邀请,在中共广元市利州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作题为《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特邀大会报告。广元市利州区委书记刘襄渝,区委副书记、区长唐文辉,利州区委中心组成员,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干部,区委各部门、区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等200多人参加学习会议听取报告。
张志强的报告包括“全球科技产业创新变革趋势”、“创新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创新过程及其政策工具类型”、“新常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元利州区域创新发展分析”等五个部分。报告从全球科技革命大趋势及其影响、世界历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及其特点、当前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提出并推动实施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新战略、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全球科技产业创新变革趋势,强调从宏观看,第三次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发展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互联网快速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全球主要国家都急需找到经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从而竞相出台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这是当前全球创新发展出现新趋势的重要原因。
报告从创新的内涵与发展演变、创新体系发展有关理论、创新型国家及其主要特点、区域创新发展成功实践、产业创新集群及其案例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系统分析了从“创新”理论提出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指出创新型国家无不具有完善的国家创新系统、研发投入强度大、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具有支持创新的良好经济社会环境、创新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显著特点。报告分析了创新过程及其政策工具类型,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面三个维度梳理三类一般性创新政策工具,详细分析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同时针对广元市的特点,重点对我国农业发展制度和政策创新做了深刻分析,指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城乡二元分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缓慢、农村改革发展停滞等,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在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的三轮驱动。
报告从新常态的理论内涵与提出背景、新常态下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新常态下区域创新发展新抉择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用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阐述了我国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指出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面临着科技与制造强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新兴经济体国家承接中低端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加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促进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已经形成了全面和系统性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报告指出,区域发展的关键是产业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关键是要有创造性产业(包括知识服务产业),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的关键是培育创造性产业。要善于融入区域和更大范围的创新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加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大力培育新产业、新经济。
张志强在报告中对广元市及利州区的创新发展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横向对比了广元与成都、德阳、绵阳等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对广元市7区(县)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和“十三五”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做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建议,广元市及利州区应该大力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以根本性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引进和催生新企业和新经济;要超前发展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新生态,主动融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要积极融入国内外和省内外创新体系,将创新重点放在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和新发展模式上;要注重培育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的大健康产业、高品质现代生态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等新产业集群;利用区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毗邻成都经济圈的优势,将广元市利州区建设成为富有区域特点的山水田园生态典范城市。
刘襄渝主持学习报告会时指出,张志强研究员为利州区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一场高水平、宽视野、系统性、整体性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学术报告,对各级领导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和开拓视野、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充分利用创新政策工具等政府管理工具组织和推动区域发展很有帮助。参加听取报告的利州区干部会后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报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化视野和高度,对于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创新政策工具等大多都是第一次了解,对把握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等提供了全面认识,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咨询建议。
金沙四级高管李雁琴,科技合作处,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区域合作发展部、科技处等相关人员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后,李雁琴等前往龙池村、魏子村和大广村专题调研杂交构树和石斛种植基地,就如何打造现代化扶贫项目产业链等问题与种植大户进行交流。
报告会现场
调研杂交构树育苗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