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交流是现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形成途径之一,生物物种的扩散交流大多发生于板块间具有适宜气候和温度的陆桥处。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物种都是由冈瓦纳大陆经过印度次大陆扩散而来,使之成为现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理区系之一。
李家堂等2013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Diversification of rhacophorid frogs provides evidence for accelerated faunal exchang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during the Oligocene”文章,通过运用树蛙类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揭示了渐新世时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存在着快速的物种交流的现象。然而同样地质变动是否对其他生物类群的交流有类似的影响,亚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之间生物交流何时大规模开始,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之间的物种扩散是否随时间为统一过程,生物间交流模式的潜在波动是否与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有关,这些科学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为解决这些科学问题,以李家堂为课题负责人,联合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无脊椎动物学家Sebastian Klaus,伦敦大学古气候与古温度学家Robert J. Morley,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学家Martin Plath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化遗传学家张亚平院士,研究利用了包括18次两栖动物类群扩散事件,22次爬行动物类群扩散事件,23次鸟类类群扩散事件,21次无脊椎动物类群扩散事件,15次硬骨鱼类类群扩散事件和16次植物类群扩散事件在内的大量生物类群的扩散历史开展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涵盖了35次从印度次大陆向亚洲大陆和92次亚洲大陆向印度次大陆的扩散事件,集中整合解析了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自约5000万年碰撞以来的生物类群的交流过程与规律。研究表明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物种交流开始出现。自4400万年后,东南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生物类群交流频次开始加强,在经过一段调整后,从3900万年到1100万年期间物种交流继续加快,并在1500万年物种交流频次达到峰值。这与中新世中期,在喜马拉雅山隆起的过程中,从缅甸到不丹的低喜马拉雅山麓雨林带区域的形成时间相一致。自从1400万年后,在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物种交流开始减弱,这与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季风气候的转变及气候的干旱影响相关。
本研究基于大数据,利用META整合数据分析的方法,大尺度解析了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以来,生物类群在两个板块间的扩散过程与扩散规律,为多类群生物地理学拟合,板块学,地质学,古气候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新的全面的揭示。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四川省国际合作基金,金沙8888js官方和德国研究基金的支持。
亚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各类群物种扩散的最大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