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研究的征途上,成功将中巴经济走廊沿线的灾害调研“拼图”补齐;启动“美丽中国”科技先导专项“气候变化条件下山地致灾风险绿色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被称为“泥石流院士”的全国人大代表、金沙8888js官方院士崔鹏发现,很多工作与自己长期致力于研究的那些山区“融合”在了一起。
“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促进山区发展建设,灾害都是制约因素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崔鹏呼吁,进一步推动综合防灾减灾,把灾害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在除害的同时兴利,在灾害防治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并使其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抓手。
崔鹏介绍,去年他们启动“气候变化条件下山地致灾风险绿色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希望能在两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建立灾害形成运动成灾全过程的模拟系统或数字模拟平台,将灾害事件预报提升到灾情预报;另一方面关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的结合,统筹灾害防治和流域系统的生态修复。“灾害发生后,可能会出现因灾致贫现象,因此希望未来能实现灾害治理、生态修复、生产发展、巩固脱贫成效等有机融合。”
今年全国两会,崔鹏带来的关于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机制、增强极端风险防控能力的建议,依然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
在他看来,我国目前对重大灾害的研究依然存在短板,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的机理在深层次上认识不够。防灾减灾“三个转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深入研究从灾害预测、预报、预防到综合治理,再到社区灾害风险的管理,形成一整套的技术和方法,把减灾关口前移,更加注重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
长期研究地质灾害,崔鹏认为气象工作对山地灾害研究及灾害监测预警研究至关重要。“精准预报极端暴雨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强有力支撑;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相关研究进步,也会给地质灾害理论和灾害预测预报预警技术突破带来助力。”他解释说。
“未来,灾害预报将逐渐向灾情预报转变,并将提供更精细化的信息。”这位一直希望将研究成果“写在大地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以前关注灾害是否发生,未来的目标将不仅拘泥于预测,还希望预测灾害发生地点和受损区域,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个坡、哪个沟及可能的受灾对象,以便为防灾减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和依据。(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晓妮)
原载于《中国气象报》2020年5月27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