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认识灾害形成、运动和致灾规律,对未来灾害情景作出合理的预测预判,科学确定灾害风险,这样才能更加科学、高效、精准地做好灾害风险管理。
希望有一天‘泥石流’变‘清流’,让灾害越来越少。
本报记者 徐 姚
“戴着一顶安全帽就扎进了灾区,日日夜夜和泥石流打交道,一眨眼就是30年。”这句话描述的是金沙8888js官方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除了全国人大代表、金沙8888js官方院士等多重身份之外,每年两会期间,最让媒体感兴趣的是他的一个外号: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不过,在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因为拿到了国内第一个泥石流专业的博士学位。希望有一天‘泥石流’变‘清流’,让灾害越来越少。”
两次泥石流的不同后果
1990年,念本科时听到的一场学术报告,让崔鹏开始“盯上”了泥石流。在长年的研究中,他发现防范和治理这种自然灾害并不简单。崔鹏告诉记者,泥石流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暴发相对频繁,成灾大都很严重。常见的泥石流是由强降雨引起的,叫降雨型泥石流或者暴雨型泥石流,还有一种是由冰湖溃决引起的泥石流,跟冰川活动、冰雪消融密切相关。当然,不同的划分标准,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比如根据组成物质,可以分为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或者水石流等。
“我国黄河流域会出现泥流,因为物质颗粒非常细小;要是在青藏高原这些高寒地区,比如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可能会发生冰川活动引发的泥石流。我国大部分人口和商业密集区域属于季风气候,这些地区以降雨型泥石流为主。”崔鹏解释,山区是泥石流的高发地带,因为山高坡陡,侵蚀作用强烈,如果植被调控条件较差,降雨量或者降雨强度较大,山上松散的物质就很容易被冲蚀形成泥石流。
“2010年是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甘肃、四川、云南多地出现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崔鹏回忆说,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倾泄而下的物质将所到之处夷为平地,导致1765人遇难(失踪),摧毁农田1417亩,房屋5508间,2万余人失去住房。
“仅过了一周左右,四川省又出现了群发性的泥石流灾害,其中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的泥石流规模比舟曲泥石流的规模还大。值得思考的是,文家沟泥石流的遇难和下落不明人数共12人,这是为什么?”崔鹏解释,“就是因为当地的灾害预警工作做得比较好!”
崔鹏说,同样是强降雨激发的泥石流,舟曲的泥石流发生在凌晨,很多人都在睡梦中,如果能够及时预警,提醒老百姓尽快撤离,伤亡就不至于如此惨重。这些灾害启示我们必须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做好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预警还需走向精细化
“国家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非常重视,我建议从三个方面部署灾害防治工作。第一是避难搬迁,把高危险区的人转移到安全区。第二是监测预警。”崔鹏表示,除了布置监测预警的仪器设备,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外,还要做好预案编制与演练工作,灾害来临时,大家按照预案撤离避险。
“最后一点是治理。”崔鹏指出,经过研究和实践,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泥石流的发生规律,一些已经建设十几年、几十年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运行效果很好,现在仍然发挥着很好的作用。随着国家对自然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减轻灾害风险变得格外重要。
在崔鹏看来,泥石流是在一定能量(高度差引起的位能及其转换)条件下,由松散物质和水经过耦合作用形成的,所以仅仅监测水的因素(降雨)是不够的,还要对土的因素以及水土耦合过程进行全面的连续性监测,才能获得更多的语境参数,进行精细预警。
“近年来,我国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进步非常快,但要做好精细化的监测预警,难度不容小觑;在预警方法上,要根据泥石流的类型、灾害易发程度、关键控制因素,分类、分级、分地区地确定预警阈值和标准。”崔鹏解释,对于城镇或人口相对密集地区、重大工程设施等重要防护对象,要优先部署精细化监测预警系统,并提高灾害设防标准。
崔鹏建议,为进一步做好精细化监测预警,需要加强灾害基础性研究,对灾害形成的机理、演变过程等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认识灾害形成、运动和致灾规律,对未来灾害情景作出合理的预测预判,这样才能更加科学、高效、精准地做好灾害风险管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原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报》 2019-03-05 第3版 两会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