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科院STS计划“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项目年度进展汇报会在成都召开。中科院科发局资环处处长周桔、副处长赵涛,成都山地所所长文安邦、科技处副处长代丹参加会议。来自成都山地所和成都生物所近20位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项目首席严冬春副研究员首先从项目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做了汇报。彭立副研究员、龙翼副研究员、谭周亮研究员和鲍玉海副研究员分别从三峡库区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功能优化、小流域调水保土与面源污染减控、村落污染减控与废弃物资源化、清洁流域建设与立体生态农业发展四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位、以水源保护为核心、以水污染控制为重点,统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长江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主题高度契合。中科院科发局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起步晚、可借鉴的经验少、技术体系不完备等问题,率先在三峡库区布局了该项目。目前,项目各项研究内容如期完成,进展良好。汇报会上周桔对项目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项目实施情况提出了“依托三峡站,建好示范区,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建议。
项目组通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三峡库区面上调查和宏观数据处理,构建了国土开发状态和资源环境压力定量关系,建立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划定了适宜清洁小流域建设区域。同时,还调研评价了库区典型流域内现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瓶颈,评价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潜力,筛选了适合于示范区气候环境的高值农作物品种。
在关键技术集成方面,项目组开展了小流域坡顶林草地水源涵养、农耕地土壤保持与面源污染物减控、稻田沟渠过程消纳净化、库岸生态屏障区拦沙截污、村落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垃圾站生物除臭、有机垃圾混合高值化堆肥等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初步集成构建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3项,研发农村污水处理与堆肥装置2套,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效益观测体系,编制完成《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手册》(初稿)。
在示范建设与成果应用方面,与重庆忠县达成生态文明科普馆和生态文明科普基地共建协议,以三峡水土保持研究站为核心的示范区纳入重庆市重点科普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示范小流域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正在实施中。2016年10月,经四川省财政厅推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纳入亚行贷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推荐方案。
三峡库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优先级评估结果
示范区污水处理“沟渠-湿地”一角与研制的一体化堆肥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