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物教师科学素养及实验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成都山地所进行
文章来源:成都山地所 发表时间:2018-07-20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和评价内容的调整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为有效促进教师把握学科本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夯实本体知识,7月13日至17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中科院行政管理局、成都山地所联合在成都组织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物教师科学素养及实验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活动。
在理论学习方面,此次高级研修班共组织了四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成都山地所王士革研究员作了题为“防灾减灾、教育为先”的科普报告,从什么是地质灾害、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学习地质灾害的必要性、如何预防地质灾害等几个方面让学员们对山地灾害有了初步认识和理解。成都山地所罗辑研究员以“贡嘎山的生态与环境”为题介绍了贡嘎山独特的生态及环境概况。成都生物所李家堂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两栖爬行类物种进化遗传学研究”和“全基因组解析高海拔地区蛇类和蛙类的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制”。成都山地所张远彬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大熊猫的栖息地与主食竹”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布、生活习性、以及主食竹的研究。通过理论课堂与科学家近距离的接触,使学员们深度体验了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在课外实践方面,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成都山地所科技展馆、山地灾害室内模拟实验大厅、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以及生命奥秘博物馆,并在罗辑研究员的带领下,前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实地考察了大熊猫个体特征,了解了大熊猫繁育知识,将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与现实对接。
五天的研修活动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他们身临其境接触科学,近距离感受生命奥秘,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解,增强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责任感。大家表示,将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继续拓宽学科视野,参透学科本质,感悟核心素养,深化学科实践,改进教学行为,实现立德树人。
专家报告
分组讨论
参观山地灾害模拟实验大厅
参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